Hi,欢迎访问孟宪忠心理网-专家在线 帮你解决烦恼

逼孩子努力,不如给孩子自制力
2016-12-09T14:02:21
金钥匙心理咨询

“家里就有个好榜样,儿子怎么就不能学学呢?谁有提高自制力的好方法?”

 

配图是她家女儿在写作业的图片而小儿子在看电视的图片。

 

细一问,是她跟儿子女儿都讲好了,看一集动画片就写作业,女儿看完了自己就回屋学习了,儿子看完动画片,就是看广告也呆在电视前面不动地方。

 

而且类似这种事情发生了太多次了,无论是写作业还是吃东西,女儿的自制力都比儿子好很多。

 

赵姐说自己觉得也奇怪,怎么都是自己生的自己养的孩子,差别就这么大。

 

你的态度影响着

孩子是克制还是放肆

 

我想起了一年前部门聚餐,赵姐带着两个孩子过来吃饭时候的一件事。

 

吃的差不多的时候,孩子们开始玩闹,可能是怕打扰到其他人,赵姐就跟两个孩子提议:

 

“你们两个现在开始比赛,谁都不说话,看谁坚持的时间长,谁坚持的时间长,一会儿谁就可以去超市买一个新玩具。咱们三局两胜。”

 

两个孩子一听说可以买新玩具,都来了兴致,坐到我们身后的小桌子旁边认真的比起来。

 

第一局是姐姐赢了,不奇怪,姐姐当时是8岁了,弟弟才6岁多,肯定是要稍微差一些的。第二局的时候,弟弟坐了一会明显也是坐不住了,看得出来在努力克制,不停的摸头发扣手指头,突然就哭了起来。

 

一群人赶紧围上去问怎么回事,弟弟哭着说他也想要玩具,要小汽车。

 

赵姐赶紧安慰:“好好好,给你买啊,你和姐姐都有奖励,快别哭了。”

 

从赵姐日常的讲述上,了解到她们夫妻对孩子基本是一视同仁的,但是孩子的爷爷奶奶、姥姥姥爷,都有点重男轻女的思想。加上儿子本身就要小一些,难免会有多一点的照顾,让孩子撒撒娇,耍耍赖。

 

从这一点看,姐姐比弟弟有更高度的自制力并不奇怪,自制力本身就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。

 

弟弟因为年纪小,加上又是男孩,一直是一种哪怕偷懒、调皮、任性,依然可以受到庇护的状态。

 

而姐姐想要获得同等的夸奖和宠爱,则需要让自己作出一些正确的决定,并且又要抑制一些自己负面的情绪和行为。

 

不要以为孩子小就真的什么都不懂,人类进化了这么久,察言观色早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本能,他们甚至比成年人更知道怎样趋利避害,让自己尽量过得舒服。

 

我们总是说孩子的自制力不够好,当然跟孩子们的年龄和成熟度有关,但也要看看我们是否每次都给孩子留出了讨价还价的余地,让孩子误认为撒娇、哭鼻子、钻空子这些小招数,可以获得跟自制同等甚至更好的对待。

 

 

帮孩子讲明利害

被动化为主动

 

有句话说:“爱得不够,才借口多多”。

 

影响自制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这件事情在孩子心中的紧迫性、必须性和重要性。

 

我初中的同桌成绩一直中偏下,后来自费去了市里一所不太好的高中。她父母常常为此唉声叹气,初中老师最大的鼓励也就是希望她好好学学,争取上个二本。

 

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,同桌到了高二以后,突然开始拼命苦学,每天早上4点不到就起床,一直到晚上12点后才会睡觉。

 

随之而来的是,每次考试成绩都有比较大的进步,高三后期模拟,基本可以稳定在全校前十名了。高考也是十分顺利的进入了一所211高校。

 

我曾问过她为何突然就变得这么强,她说就是不想让父母操心,想着人生中可能最好的一次机会,想拼一把,而且每一点进步都特别有成就感,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进了一步。

 

想考一所211就是同桌当时的梦想,她把梦想分解,知道每一科大概需要考到多少分,再细分,就是每一个科目,每一个模块,最少要拿到多少分,然后开始拼命拼命的去想怎么找采分点,怎么多挤出时间让自己更熟练。

 

说到底,就是学习、高考这件事,突然有了紧迫性和重要性。所以无论为之付出什么样的努力,在她看来都是可以接受的。

 

很多孩子甚至我们成年人之所以自制力不够,都是因为没有觉得要去做的这件事真的很重要。

 

别人学习我也要学习,别人练琴我也要练琴,为什么?

 

别人骂人我不能骂人,别人在图书馆乱跑我不能乱跑,为什么?

 

只有把虚化的,孩子无法理解的大道理,变成孩子可以理解的,并且愿意去践行的小目标,孩子才能化被动为主动,发自内心的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。

 

 

关于自制力

你能做的还有这些

 

在孩子自律、自制力还没有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他律显得尤为重要。当孩子渐渐把自律当成习惯的时候,良好的自制力就养成了。

 

?树立自己的权威,对孩子的自制力进行奖励

 

国外有个很著名的“棉花糖”实验,研究人员给孩子发一颗糖果,告诉孩子可以马上吃掉,但是如果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,可以奖励另一颗糖果。

 

实验表明有自制力,等待研究人员回来的孩子们,普遍比没有自制力的孩子成功。

 

后来有专家重复了实验,并增加了研究人员是否守信用的条件。

 

实验证明,守信用的研究员,会让孩子们愿意等待的几率大幅增加。而对于不守信用的研究员,很多孩子都放弃了等待,直接吃糖果。

 

这个实验也在启示我们,如果想让孩子有更高度的自制力,需要我们先做一个说话算数,让孩子们信任的大人。

 

说话算数包括,对于孩子们不好的、不自制的行为,每次都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引,不要朝令夕改,更不要看孩子哭了累了耍赖皮了,就心软放弃。

 

而对孩子好的,有自制力的行为,则需要进行奖励。可以是孩子喜欢看的一本书,也可以是一次去游乐园的机会,甚至可以只是简单的告诉孩子,我看到了你的努力,你做的非常好。

 

?尊重孩子对时间的规划,允许孩子适当放松

 

曾见过一个妈妈,回家看到孩子在看电视,就对孩子发火,指责孩子不学习。孩子说我作业都做完了,复习预习也都做过了,电视刚打开呢。

 

然后妈妈就跟孩子吼到:作业做完了,就不会看看课外书吗?下次考试你就一定能考一百分吗?说能考到一百分就看电视,不敢说的话,就别偷懒。然后又给孩子找了两套习题要求孩子做。

 

其实有研究表明,人的自制力是有限度的,大脑会在苦差事和寻找简单的奖励之间寻找平衡,所以如果让人连续完成两件事情,每件都需要很强的自制力,那么第二件事往往做得更差。

 

所以与其在题海战术中让孩子耗尽对学习的兴趣,不妨允许孩子自己安排时间,只要做好了应该要做好的事情,可以允许孩子适当放松,让孩子享受到高自制、高效率带来的甜头。

 

?给孩子及时的提醒,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

 

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话:

 

“你可以追剧追一晚,只要你可以按时交上论文。你可以有丰富的夜生活,只要第二天你还能精神饱满的做好本职工作。放纵究竟是不是错,取决于你能不能为你的放纵负责。还是那句话,没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谈人生。”

 

有时候,孩子其实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孩子,他渴望被像一个大人一样的去对待。关于自制力这件事,如果成年人总是觉得孩子还小,做什么都可以原谅,那孩子可能真的就很难形成自律的习惯。

 

不妨只是给孩子做到一个及时的提醒,然后让孩子自己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。

 

比如孩子喜欢在超市乱拿东西,就可以在进超市之前告诉孩子,我们今天需要买什么,如果有喜欢的,可以回去跟爸爸妈妈商量,下次再买。可是如果乱拿东西,或者发脾气的话,爸爸妈妈会带你马上离开超市。

 

或者孩子看电视玩游戏入迷,也可以提前十五分钟提醒孩子一次,再过一会就要去做下一件事情了,如果不遵守约定,那么明天就失去看电视、玩游戏的机会了。

 

父母的语气可以很温柔,但态度却需要坚定。当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自制力也就不在话下了。


 

小孩子往往更贪恋当下的安逸,很少愿意牺牲掉眼前的快乐、舒适,去换取日后的成功和幸福。


 

但是当孩子能够放眼未来,勇敢的承担当下的责任,他们就会知道,那种高度的自律带来的是高效率、高自信。同时也会带给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和更大的自由度。


 

终有一天孩子会明白,自制比放纵更幸福。

 

 

关注我们

版权机构二维码

0431-8787-9900

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

用户协议法律声明意见反馈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15 - 2023 吉ICP备19005475号-2 长春市朝阳区孟宪忠心理咨询中心